吳冠中

魯迅鄉土

成交價 港元 10,180,000
估價
港元 6,000,000 – 港元 8,000,000
估價不包括買家酬金。成交總額為下鎚價加以買家酬金及扣除可適用之費用。
Scroll to top
吳冠中

魯迅鄉土

成交價 港元 10,180,000
拍品終止拍賣: 2011年5月28日
成交價 港元 10,180,000
拍品終止拍賣: 2011年5月28日
細節
吳冠中
魯迅鄉土
油彩 畫布
1985年作
簽名:荼;吳冠中

來源
美國 紐約 哈夫納畫廊
現藏者家族購自上述畫廊

出版
2007年《吳冠中全集》第三卷 水天中等編 湖南美術出版社 長沙 中國 (圖版,第212頁)

吳冠中的風景創作因景制宜,能因著不同的風景面貌而發展出截然不同的筆墨情趣和表現方式,也因此使他的創作領域特別廣闊。《魯迅鄉土》(Lot 1010)創作於1985年,是以吳冠中特別喜歡的江南紹興風景為主題。早於1977年,吳冠中已首先創作了一幅形象相近、題目相同的作品(圖1)。將兩幅作品比較,可以見到1985年的《魯迅鄉土》在描繪形象、造型上有更明顯的簡化,切中1980年代吳冠中的創作特色。這時期的的創作已達到具象與抽象的臨界線,在處理實景時,大都循著「減法」的方式進行,不再執意於縷縷刻畫實景,也捨棄了形象細節的交待,筆觸更為簡約流麗,自由輕靈,把觀賞的焦點從寫實景物導引至色彩、色塊和筆觸的肌理。此外,作品抽象性元素大增,表現重點已過渡至造型、幾何與構成美感的形式。《魯迅鄉土》可視為這個時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讓人深刻理解藝術家在此階段的追求和成就。

魯迅在他的文學創作上常常提及紹興,如《孔乙己》便是以紹興為故事場景;《故鄉》甚至是開宗明義的描繪紹興的地理景觀、人文事跡。魯迅反覆描繪紹興,不單因為紹興是他的故鄉,更因為紹興是文化古鎮,南北朝的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蘭亭就是位處紹興;宋代詩人陸游常常遊歷的沈園也正在此地,還有歷來不少詩人騷客對紹興的詠嘆。紹興本身也見證著歷史遞轉,可說是中國文化的寫照、歷史的縮影,盛載著濃厚古樸的人文情懷。魯迅是以文字傳達這一份文化內涵;吳冠中則是運用視覺元素、色彩、線條來表現相同的意境。

風景畫的形式和抽象美感
《魯迅鄉土》採用「江南水鄉」系列中常見的「舞台序摹式」構圖佈局,左右兩側樓房排列得嚴密緊湊,猶如舞台的布幕向左右徐徐揭開。序幕揭開了,把觀賞的焦點導引至畫面中心的水鄉倒影和色點人物。這是採用了西方藝術的透視、定點構圖法來呈現中國風景,在「江南水鄉」作品系列中特別多見,1997年創作的《水巷》(圖2)更是這種構圖佈局最清晰的呈現。

從分析構圖著手,會發現吳冠中在呈現景觀時,造型意識十分強烈,從客觀景物提煉出造型美感。黑瓦、白牆、門窗、水中倒影,被化約成大大小小的幾何色塊,在對比、重疊之間組成結構關係。每一色塊的形態各異,不全是呆板滯重、方方整整的塊面,相反,它們表現為偏側、扭曲的、奇詭的形態,彷彿把正面、側面、近看、遠觀、俯視與平視等不同視角下的景觀剪裁在一起。色塊之間併疊、左右交錯,表現了層層推移的空間變化和深遽感,一如吳冠中所說「簡單的幾何排列構成了無限豐富的形式感」。此外,吳氏在色彩塊面中穿插了彎曲、延伸的樹幹枝椏等線性的形式,進一步形成空間的不連續與突變效果。構成形式美的條件或因素、形式的結構關係成為藝術表現的重點,其理念與李西茨基(El Lissitzky)(圖3)及費寧格(Lyonel Feininger)的抽象表現主義(圖4)相接近。我們觀賞費寧格(Lyonel Feininger)的作品,會看到幾何形式穿錯於城市景觀之中,寫實主義與抽象表現主義相互交疊。吳冠中創作《魯迅鄉土》也是包含有寫實主義與表現主義兩個層面,融匯為一,既真實呈現了具東方感與人文情韻的江南風景,也同時探索風景底下所隱藏的造形美感。他的創作成功把具象風景畫類提高到「抽象表現」的層次和高度,在「風景畫類」這一創作脈絡有著獨特的貢獻。在表現抽象形式美的同時,也同時達到中西融合的高度,他的幾何色塊受西方美學所啟發;但線條、色點和黑白皴擦的筆觸紋理則來源自東方的書畫藝術,在吳冠中的統馭下,相互配合,彼此提振,達致各自深化。

「黑白其實就是抽象」— 具東方情韻的油彩表現
《魯迅鄉土》在筆墨與色彩的表現上,也標誌著吳冠中向「抽象」更深入的轉向。藝術家改變早期創作,如《長江山城》中油彩濃烈厚重、細碎綿密的筆觸特色,在《魯迅鄉土》中以水墨畫的方式來處理油彩顏料,呈現出大筆平塗、橫直拉刷、連綿輕靈的皴擦肌理,表現了畫筆運動的方向。這是藝術家在1980年代以後專注水墨創作而出現的創作轉向,表現了一種概括純淨、質樸古雅的美感。吳冠中在這時期運用黑、白、灰色調,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沿承吳冠中一貫的探索路向,進行油彩與水墨相互移植,把水墨「墨分五彩」的色彩感延伸到油畫創作上。其二︰這是吳冠中「極限主義」、「抽象主義」的創作理念,以最洗煉純粹、極低限的色彩來呈現風景,超越色彩,把景觀的精神和最關鍵的造型輪廓清晰的展現出來,如吳冠中所言︰「黑白其實就是抽象,因為自然界是有彩色,以黑白來表現,實際上就是抽象。」西方油彩在吳冠中的創造下,呈現了東方式的水墨情韻與沖澹淡雅的詩意,傳達出的寧靜恬謐江南風味,西方油彩因此具備了強烈的地域風采,開拓了全新表現空間,這正是吳冠中探索「油畫民族化」的成就。
來源
Hefner Galleries, New York, USA
Acquired directly from the above and thence by descent to the present owner
出版
Shui Tianzhong (eds.), The Complete Works of Wu Guanzhong, Vol. III, Hunan Arts Publishing House,Changsha, China, 2007 (illustrated, p. 212).

拍品專文

相關文章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