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繼春

海邊

成交價 港元 3,140,000
估價
港元 2,500,000 – 港元 3,500,000
估價不包括買家酬金。成交總額為下鎚價加以買家酬金及扣除可適用之費用。
Scroll to top
廖繼春

海邊

成交價 港元 3,140,000
拍品終止拍賣: 2011年5月28日
成交價 港元 3,140,000
拍品終止拍賣: 2011年5月28日
細節
廖繼春
海邊
油彩 畫布
1973年作
簽名:廖繼春

來源
藝術家家屬收藏

展覽
1996年「認識台灣藝術大師系列之一:廖繼春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台灣


出版
1980年12月「色彩之國的快樂使者」《雄獅美術月刊》(第118期) 台北 台灣 (黑白圖版,第68頁)
1981年《廖繼春油畫集》何政廣編 藝術家出版社 台北 台灣 (圖版,第78頁)
1981年 《廖繼春畫集》國泰美術館 台北 台灣 (圖版,第145頁)
1992年《台灣美術全集4-廖繼春》藝術家出版社 台北 台灣 (圖版,第99圖,第144-145頁)
1996年《認識台灣藝術大師系列之一:廖繼春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 台灣 (圖版,第139頁)


廖繼春早年留學日本所學習到的繪畫觀念與基礎,促使他著重於嚴謹的寫生素描訓練與大膽色彩的運用,因此,我們可說廖繼春是從他紮實的寫實功力與透徹的觀察力上建立起自己個人的創作風格。自1962年藝術家由歐美返國之後,畫風即開始有了明顯的改變,1970年更以「花園」系列在主觀色彩與抽象形式元素的融合下,開創出一生藝術成就中的高峰。然而,他在之後並未更深入地朝向純粹抽象風格探索,而是選擇以具象景物呈現他對於「形」和「色」的重新體悟。綜觀廖繼春的藝術歷程發展,不論是早期的寫實風格、1960年代以粉紅色為主的野獸派色彩,或跨越至半具象與抽象間的風景解構,都可見到他對於海景的反覆探索與研究,在藝術家對此類主題的喜愛與得心應手之下,創作於1973年的《海邊》(Lot 1007),將色彩與空間上的突破與成就注入於風景形象的經營,此作也成為廖繼春結合了抽象結構與表現性色彩的獨特佳作。

成功的藝術作品在於作者是否能由構圖、光影、色彩、點、線、面等各項形式元素完整地表現主題與傳達情感,《海邊》即是其中一例。廖繼春過去慣以水平穩定的構圖描寫海景,但卻在此作的前景安排了由左上角斜至右下方的岩石塊面,幾乎占據二分之一畫面,接著以相反方向的相連海岸與遠山來平衡整體構圖,藝術家大膽地創造了傾斜的地平線,在對立而相互抗衡的關係中,塑造出畫面昭然欲揭的張力。這來自於廖繼春經過了1960年代對抽象概念的鍛鍊與成就,不拘泥於現實生活中景物的外觀與形象,而是憑其對於大自然的感知,將物象重新組合,既保留了視覺上的均衡關係,卻又在疏密得宜的布局間強化畫面的節奏性與韻律。同時,藝術家亦企圖在輪廓上回歸基本的幾何造型,他將山巒礁石皆簡化為三角或不規則的幾何形狀,在緊密紮實的堆疊中,強化了各個元素間的空間分割和畫面結構關係。透過點、線、面等元素的提煉,廖繼春以短線條呈現岩石的凹凸紋理與繁複變化,呼應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經過歷代演進所形成的皴法與苔點,他在油彩的勾勒間結合了線條與塊面,筆刷的轉折頓挫宛如皴擦,在承繼中國文人對於風景的美學觀點時,亦發展出屬於自身的創作語彙。

在色彩的使用上,《海邊》的前景主色幾乎以中國傳統戲曲中服裝與臉譜常見的「正五色」(青、赤、黃、白、黑)為主,畫家童年在豐原長大,此處獨特的色彩掌握來自幼時廟宇建築與廟會活動的耳濡目染,這些飽和的原色產生強烈的對比,畫面中央激盪的白色浪花與岩石相互映襯,創造出視覺上的焦點;而後沿著「之」字型的海岸線逐漸降低白色油彩的使用,景物減弱彩度而依次後退,拉出了畫面的景深與距離感。廖繼春以他所喜愛的粉紅色為畫面主軸,雖然所佔面積不大,卻貫穿了前景、中景至背景,在高低、遠近和深淺的景物層次間相互呼應,廖繼春看似主觀的色彩實奠基於過去在寫實描繪中對於光線與空間的掌握,因此雖未在畫面裡強調明暗光影的變化,卻以彩度與明度的巧妙搭配,創造了更為洗鍊而豐富的色彩表現。

如廖繼春曾發表的創作自述:「現代畫的問題,並不是抽象或具象,不論有形與無形,最重要的是在於藝術品是否真有內容。畫面的形式僅不過是作者精神傳達的媒介…。」當藝術家已跨越了形式的藩籬,主題的表達因而除去限制、更加自由,《海邊》亦在主題與形式的完美契合下,由構圖安排、景物刻畫至點、線、面等形式元素皆環環相扣,可見廖繼春從創作的最初架構開始,到筆觸細節的落定,都隱含著對於事物表面下真正形式結構的探求;色彩在此也並非線條或塊面的附庸,而是隨著藝術家的思考居於主導地位,與筆觸、肌理相輔相成,不僅彰顯出廖繼春所欲賦予畫面的表現性,更凝聚了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
來源
Artist's Family Collection
出版
'A Joyful Messenger of Kingdom of Colour' in Hsiung-Shih Art Magazine (Issue 118), Taipei, Taiwan, December 1980 (illustrated in black & white, p. 68).
He Zhengguang (ed.), Liao Chi Chun Paintings, Artist Publishing Co., Taipei, Taiwan, 1981 (illustrated, p. 78).
Cathay Art Museum, Liao Chi-Ch'un, Taipei, Taiwan, 1981 (illustrated, p. 145).
Artist Publishing Co., Taiwan Fine Arts Series 4: Liao Chi Ch'un, Taipei, Taiwan, 1992 (illustrated, plate 99, pp. 144-145).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Taiwan Masters: Series I - Liao Chi-Ch'un's Memorial Exhibition: On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His Decease, Taipei, Taiwan, 1996 (illustrated, p. 139).
展覽
Taipei, Taiwan,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Taiwan Masters: Series I - Liao Chi-Ch'un's Memorial Exhibition: On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His Decease, 1996.

拍品專文

相關文章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