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GUANGYI

成交價 港元 1,220,000
估價
港元 700,000 – 港元 1,000,000
估價不包括買家酬金。成交總額為下鎚價加以買家酬金及扣除可適用之費用。
Scroll to top
WANG GUANGYI

成交價 港元 1,220,000
拍品終止拍賣: 2010年11月28日
成交價 港元 1,220,000
拍品終止拍賣: 2010年11月28日
細節
王廣義
大批判 – 佳士得

油彩 畫布
2003年作
簽名:王廣義 Wang Guangyi

毛澤東曾經提出一個觀點:「所有的藝術和文學均源自人的生命」,並把它應用在運動中,帶領藝術家融入工廠、農村和軍人的生活,期望這些知識份子能夠透過勞動,向農民和工人學習、重新教育。另一位倡導者列寧也提到:「我們對藝術的看法並不重要,同樣不論藝術對數百甚至數千民眾的影響力是否比我們所做的深遠,都不重要。藝術屬於人們。它必須深深植根於廣大的民工當中。它必須被了解和被愛惜。它必須在人們的感情、思想和慾望上建立和發展。它必須發掘和培養他們的藝術修養。當工人和農民大眾缺乏黑麵包時,我們又會否為少數人提供蛋糕和糖呢?」王廣義在《藝術角度》(Lot1313)為他們的革命留下註腳,擺脫裸露的俗氣,他沈溺於色盤中,以單色的負片效果來展示。透過視覺和馬克思的代表人物的組合宣傳,王廣義卻在其中加插入粉紅色的標語,儼如廣告的霓虹燈。

王廣義刻意引用商業廣告的美學特質,透過他耀目的色盤來傳達畫作中的戲劇感和張力,對比強烈,並穿插商業廣告常見的標語,把這些元素清楚的表現於《大批判系列》(Lot1312)和《No Intel》(Lot1314)中。王廣義有意把全球化背後苦樂參半的現象呈現於觀者面前,展示中國現代化和國際間的交流,只是徒具虛名的商業貪婪。「紅寶書」的比喻,喚醒觀者對文化大革命期間共產主義無處不在的記憶,是一種構圖上的技巧,紅色是為了結合王廣義那不協調的黑色構圖而分隔開來的前景、中景和背景;流行藝術中被錯置的人物,叫喊口號,是種間接的關聯,與他們的身份、根源和目的背道而馳。
為了貫徹「不」的宗旨,王廣義低調又巧妙的利用放大後「佳士得」的字體,或透過對比強烈的黑框來有效地突顯「英特爾」的圖像,來引起抵觸的意像。王廣義畫出一個矛盾的成語圖像,用以代表他試圖諷刺共產主義的失敗,同時表現他對現今社會缺乏理想主義的失望。

拍品專文

相關文章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日間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