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 MINJUN

成交價 港元 5,420,000
估價
港元 3,000,000 – 港元 5,000,000
估價不包括買家酬金。成交總額為下鎚價加以買家酬金及扣除可適用之費用。
Scroll to top
YUE MINJUN

成交價 港元 5,420,000
拍品終止拍賣: 2010年11月27日
成交價 港元 5,420,000
拍品終止拍賣: 2010年11月27日
細節
岳敏君
划船

油彩 畫布
1994年作
簽名︰ L.Y. 岳敏君

來源
中國 香港 少勵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展覽
1994年7月「竹簾後的臉─岳敏君 楊少斌」少勵畫廊 香港 中國

出版
1994年《竹簾後的臉─岳敏君 楊少斌》少勵畫廊 香港 中國 (圖版,第23頁)

《划船》(Lot 1042) 為岳敏君創作生涯中的一件極具開創性的作品,一群與岳敏君一模一樣的相同複製人像正在悠閒地泛舟,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咧嘴露齒的笑容。這景象充滿了矛盾,我們無從得知他們究竟是在輕鬆地聚會交誼,還是在舉行賽艇遊行,然而仔細觀察畫面,我們會發現所有人都沒有撐槳以維持方向。這場面雖令人聯想到「同舟共濟」這成語,畫中的人物都一同面對不可測的命運,在互相依靠的同時,卻好像已放棄了自我的身份以及對自己命運的掌握。在他們誇張的笑容中,前途似乎已被命定,僅能屈服於教條之下,而後漫無目的地隨波逐流。

現今社會被大量複製的影像所擺佈操弄,不論是共產主義時代的宣傳畫或者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傳媒廣告,岳敏君在作品中將自己轉化成「偶像」,以諷刺他盲目崇拜偶像的社會。複製的人像表現出大眾傳媒的滲透力,以及藉由大量複製自畫像去嘲弄所謂圖像的力量 -當代社會的流行時尚。岳敏君說過:「一致和順從的表面行為往往並沒有任何目的。我選擇描繪同樣的人物、類似的姿、同樣的特徵,是要強調這些人像排列的虛無感。以同樣的形象並借用卡通化的外觀:目的是要藉諷刺人性去講述特定的故事」。《划船》中的重複形象呈現出群眾的力量,整齊劃一的隊伍自然地衍生出一種脆弱和焦慮感,這些人物在船上那種瞬間的平衡,好像隨時會崩解並引發之後的連鎖反應。岳敏君的畫作表現出現代社會諷刺和扭曲的觀點,引領我們去深思現存的社會結構和個人與
群體的平衡。畫面雖然僅是划船一景,但在岳敏君精準的視覺語言運用下,已然呈現了完整的概念敘述。

岳敏君曾解釋:「我喜愛選用濃烈的民間色彩,令我的創作更普及化、大眾化及更具吸引力,所而更容易被大眾接受。我只希望把一個複雜的問題以簡單但富感染力的方法說出來。」《划船》以大膽而熱情的藍、綠、紅色為主,展現出他早期作品的特徵,此作也見證了1990年代初藝術家在圓明園藝術村探索時期的風格。作品中的色彩令人聯想到商業大眾媒體,這種色系創造出人為造作的氣氛,如同文化大革命海報的「紅、光、亮」與現代廣告的組合。局部取景和對角構圖為這划船的情景帶來方向性和動感,從特寫的角度觀察,似乎是瞬間拍攝下這扭曲而不平的現實。
來源
Schoeni Art Gallery, Hong Kong, China
Collection of Kathy and Lawrence Schiller, Southern California
Acquired directly from the above from the present owner
出版
Schoeni Art Gallery Ltd., Face Behind the Bamboo Curtain - Works by Yue Min Jun and Yang Shao Bin, exh. cat., Hong Kong, China, 1994 (illustrated, p. 23).
展覽
Hong Kong, China, Schoeni Art Gallery, Face Behind the Bamboo Curtain - Works by Yue Min Jun and Yang Shao Bin, July 1994.
拍場告示
Please note that the correct provenance should be:
Schoeni Art Gallery, Hong Kong, China
Collection of Kathy and Lawrence Schiller, Southern California
Acquired directly from the above from the present owner

拍品專文

相關文章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及中國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