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GUANGYI

成交價 港元 7,220,000
估價
港元 3,000,000 – 港元 5,000,000
估價不包括買家酬金。成交總額為下鎚價加以買家酬金及扣除可適用之費用。
Scroll to top
WANG GUANGYI

成交價 港元 7,220,000
拍品終止拍賣: 2010年5月29日
成交價 港元 7,220,000
拍品終止拍賣: 2010年5月29日
細節
王廣義
大批判系列 — 藝術與權力
油彩 畫布 (三聯作)
2005-2006年作
簽名︰王廣義 Wang Guang Yi

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展覽
2006年5月19日-6月22日「王廣義」阿拉里奥畫廊 首爾 韓國

出版
2006年《今日中國藝術家:王廣義 - 藝術與人民》四川出版集團 四川 中國 (圖版,第211頁)
2006年《王廣義 2003-2006》阿拉里奥畫廊 首爾 韓國 (圖版,無頁數)


身為中國當代藝術家的領軍者之一,王廣義不僅迅速成為中國及海內外的知名藝術家,批判家與公眾知識份子的身分也廣為人知,主張推廣激進、積極手法重新審視中國當代藝術與文化。他的畫作屬於中國當代藝術的政治波普類別,以獨特的風格結合共產黨文革時期的宣傳手法以及西方廣告的媚惑氛圍 ,令人聯想到美國波普的平面性風格。王廣義戲劇化地勾勒圖樣的輪廓,加上平面的色彩,這種風格是1960末期、1970年代早期的中國政府所特有;此外畫面上還有國際消費品牌的商標或是寫上「藝術」、「權力」的字眼,圖像在他的繪畫中找到新意義。

「政治波普」的稱謂包含了西方理論所引申的概念陷阱:靦腆、商業性和沉浸於消費文化中,同時,滲透到複雜的政治批判當中—不是針對個別某人或政權,而是赤裸裸地揭露出嘲諷與偽善,不單是背後造就這個情況的原因,甚至於它的勝利乃至商業上的成功。王氏畫作的氛圍恰恰是當代中國—一個兼具兩種意識形態對立的處境迎頭相撞,那就是資本消費主義和中國共產主義。從一開始,王的藝術創作就是為了解構這些對立情勢所産生的。

回顧他的藝術發展,王廣義提到「就概念而言,我認為回到原本初衷的過程就是回到原本的意識形態世界觀,這種世界觀左右我最早期的教育環境,繼而回到我當初如何質疑社會所灌輸的形式。可以說我現在所有作品都與這種回到初衷的想法有關聯,當初我也想簡化事物,表現出它們的精髓。以前我從未這麼想過,如今我要跟隨自己成長的軌跡。我認為這對藝術家而言非常重要。」(引自 2004年《王廣義:英雄主義遺教》和雅軒 香港 第5頁)

美國人詩人艾略特曾表示藝術家「不應停止探索,而探索的終點將會引導我們回到那個最初而熟悉的起點」,這種藝術創作的哲學和王廣義迷戀於回歸和重塑他原最初創作主題的舉動, 兩者之間互相呼應。艾略特說「返回最初的表現形式」指引王氏的重新評價和自我反省,發掘他最初接受馬克思主義的辨證訓練。因此,他的畫作焦點不僅停留於文化衝突的表面影響,而是權力結構所支撐的社會物質生活。這份關注不只限於基本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對立、消費主義與左翼的激進主義的相對,還牽連到更大的領域,那就是中國成為全球的領導者,甚至是一個深受當代藝術家歡迎的家園。

在2005-6年完成的大型三聯作中(Lot 1027),王氏呈現了一群英雄和輪廓分明的人物—工人、農民和士兵—他們的眼睛朝著烏托邦的方向,興高采烈地前進著。他們的集合是因為大規模的宣傳運動,還有實踐一個理想國家的共同願望而促成的。不論一己的處境和社會地位,他們的關係融匯成一個不斷增強的英雄群體,儼如一個代表民族精神的英雄自我犧牲,時至今日,某程度上這仍是我們堅持的價值觀。

王廣義在中國接受的訓練無疑在建立政權的形象,它有能力歸納各種的思維時態、喚醒觀眾,令他們不論自覺與否、自願與否走進體系裡。王廣義就像結構主義藝術家芭芭拉克魯格 或約翰‧巴爾代薩里等的消費主義至上者,結合一些看似不同的圖像、形式和語言,提出宏觀的哲學問題。這裡,作為背景的畫布分為三種顏色:藍色、黃色和紅色。兩只粗體的箭頭帶領小組前進,間或暗示,他們的激進主義是被超出控制範圍的力量所推動,很容易隨著不同的政治氣候而動搖。他們帶上書本、橫額和宣言,卻全都是空白的,進一步強調他們這次運動的隨心所欲。那些黃黃紅紅的顏色被數字隨意地覆蓋,是在揭露公共機構和官僚的限制,遠遠壓倒這些年輕革命者的權力範疇。

王氏賦予畫作名為「藝術與權力」,這些粗體字出現於畫布的頂端。但並不表示人物朝這個方向前進,相反,道出他們的權力授予的情況。王廣義那「大批判」系列往往悲嘆中國的社會生活令藝術家喪失理想,飽受困擾,那是一種意識形態取代另一種的後毛澤東時代的安逸。然而,這畫作卻把中國現實的各種不同景象紛陳出來。人們早已認定,美國的高階藝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戰爭的勝利和美國經濟的增長而出現的;美國於世界舞台上的大舉崛起,不僅靠著其政治和經濟力量,還依仗高等文化。中國發現她現正處於相同的地位,具有發展成世界主要的政治和經濟權力體系,同時也是藝術溫床,是世界上最富活力和令人振奮的當代藝術發源地。

王廣義創作藝術長達二十多年之久,充份意識到以「中國」登記的標誌、符號和陳腔濫調的國際情勢,還有像他一般的革命家所觸發的期望,打著「藝術與權力」的旗號道出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它的群眾如何獲得權力和活躍於國際。中國的思想形態於轉變時沒有產生矛盾的同時,王廣義利用大膽的色彩和豐富的圖象,對一個非比尋常的歷史轉變表現相當的滿足。


來源
Private Collection, Asia
出版
Sichuan Publishing Group, Chinese Artists of Today: Wang Guangyi-Art and People, Sichuan, China, 2006 (illustrated, p. 211).
Arario Gallery, Wang Guangyi: Selected Works from 2003-2006 , Seoul, Korea, 2006 (illustrated, unpaged).
展覽
Seoul, Korea, Arario Gallery, Wang Guang Yi , 19 May-22 June 2006.

拍品專文

相關文章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及中國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