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吉‧麦克格斯(Peggy McGrath)及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成长于上世纪初的纽约市,每逢周末,他们都习惯跟随父母离开城市住处,驱车前往威斯特彻斯特郡的乡郊别墅度假。他们在1940年结婚后,也希望与孩子延续这项传统。
麦克格斯家族位于曼哈顿及贝德福的大宅宽敞舒适、设备俱全,洛克菲勒家族的大宅却截然不同。位处曼哈顿西区54街10号的大宅楼高七层,为城里面积最宽广的私人住宅,内藏大量珍贵艺术品,包括传奇的独角兽挂毡。
阿比顿山庄(Abeyton Lodge)多年来都是艾比(Abby)及小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Jr.)的乡郊度假别墅。山庄位于Pocantico庄园,为最宏伟的哈德逊河庄园之一,于十九世纪末由工业界精英所建。若不与唐顿庄园相提并论,Pocantico的气派仍为之非凡。
「Kykuit」是老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Sr.)居住的大宅,毗邻一个九洞高尔夫球场,所处之庄园达4,000英亩。大宅座落庄园中心,其附属建筑物同样宏伟,包括一座巨大车库、以凡尔赛宫花园为蓝本的橘园以及一座诺曼风格的游戏室,内设游泳池、室内网球场及其他休闲娱乐设施。
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的的曼哈顿大宅里,收藏了一对乔治三世涂漆缎木角几,其中一张设在饭厅,案上放了一对梅森陶瓷金黄鹂摆设,是厅内焦点所在。
玄关则设有一张乔治二世胡桃木翼背扶手椅,沿着楼梯则挂上毕加索(Picasso)的斗牛系列小画。
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拥有富丽堂皇、甚至令人心生敬畏的住宅模式作典范。他们在1947年买下位于曼哈顿时尚上城东区的城市大宅。它原为两座独立红砖建筑,于1900年代初被巧妙地改建成一座建筑。大宅楼底极高,一道回旋楼梯贯通四层空间,偌大的二楼客厅更横跨面向后园的一方。洛克菲勒夫妇以十八世纪英式家具、波斯地毡,以及毕加索、塞尚(Cézanne)及马内(Manet)等的艺术珍藏陈设家居。每天,他们会在一楼起居室品尝咖啡,被野兽派画作围绕,然后阳光慢慢照亮着整个后花园。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绽放的睡莲》悬挂在Hudson Pines大宅的梯间,上方是出自胡安‧格里斯(Juan Gris)的《音乐家的桌子》。
克劳德‧莫奈的《阳光下的圣拉扎尔火车站》挂在Hudson Pines大宅的睡房,下方是以红木、郁金香木及枫木嵌制而成的乔治三世书桌,案上有一对象征火和水的Bow瓷像及其他摆设。
当时期的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在一年前购下乡郊别墅,名为「Hudson Pines」。别墅由擅长乔治时期风格建筑的美国知名建筑师Mott Schmidt设计,是为大卫的姊姊芭比丝(Babs)于1930年代末而建造。
这座庄严瑰丽的大宅位于洛克菲勒主庄园外,经过一条蜿蜒车道,途经马厩及农舍,驶至车道尽头,最后抵达鹅卵石庭园。那里能饱览壮丽的哈德逊河景致。大宅于多年来不断被扩建,在「小大卫」的督导下该处陆续增设车道及小径,接驳更大型的交通输枢。高贵典雅的客厅摆放了马谛斯(Matisse)的《侧卧的宫娥与玉兰花》,而连接二楼及三楼睡房的回旋楼梯则挂有三幅莫奈的《睡莲》作品。
缅因州Ringing Point庄园内展示胡安‧米罗于1932年12月创作的《壁画I-II-III》。
Ringing Point庄园亦收藏迭戈‧里维拉的《宿敌》(1931年作)。
洛克菲勒夫妇在往后数年再兴建额外三座大宅,第一座位于加勒比海圣巴特岛,由大卫的表兄弟纳尔逊‧奥尔德里奇(Nelson Aldrich)设计,并于1980年代售出。位于缅因州海豹港的Ringing Point庄园,自1900年代初起一直是洛克菲勒家族最喜欢的避暑山庄。它由纳尔逊‧奥尔德里奇与佩吉,在1972年携手设计。另一座楼高数层的别墅,与四周环境融为一体,并设有楼底特高的客厅,大西洋及荒山岛邻近的小岛美景可尽收眼底。

纽约哥伦比亚县Four Winds庄园的壁炉架上,摆放Massasoit镀铜印度风向标。
最后在1970至80年代,佩吉对耕作及畜牧的兴趣渐浓,夫妇二人与建筑师爱德华‧L‧巴莱斯(Edward Larrabee Barnes)合作,在纽约哥伦比亚县兴建一座诺曼风格田庄「Four Winds」,其一大特色是高筒形建筑,内里设有睡房及一个雅致小书房。
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参考父母遗业,加上自己的丰富阅历,成就了属于二人的建筑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