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埃·苏拉吉:超越黑色

法国最著名的在世艺术家即将迎来其百岁寿辰, Deborah Wilk藉此机会向其请教多年累积沉淀的艺术智慧

soulages-gettyimages_880

Photo: Patrick Aventurier/ Getty Images. Artwork © Pierre Soulages, DACS 2019

伟大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一般创作生涯都十分短暂,艺术爱好者若是好奇如果他们继续在后现代主义的舞台上活跃下去,作品将会何去何从,便可以考虑从彼埃·苏拉吉的创作中寻找答案。苏拉吉可谓法国最成功的在世艺术家,其作于二十世纪中期的画作身价可达七位数之多。

同古巴裔艺术家卡门·埃雷拉(时年104岁)一样,苏拉吉鲜少采用复杂元素,五十余年来一直坚持近乎全黑的构图画作。他决绝投身于绘画之中,为世人带来一种纯净概念,挥一挥衣袖,便否定了绘画中固有的杂乱无章。

“他绝对非同寻常,”苏拉吉的纽约代理商多米尼克·莱维表示,她于2014年在自己的纽约上城区画廊为彼埃·苏拉吉举办个展,这是艺术家十年来在美国的首次个展。“他一生只追寻一个目的,不断向有光的方向前进。尽管他的画作都是黑色,但它们都在捕捉那一束光。”

莱维表示,苏拉吉的艺术生涯“始于姿态绘画,精髓自然是黑色,此后不断砥砺前行,挑战自我,从未停歇。他摒弃了经典姿态绘画,而采取了另一种全新姿态。

他钟情于古代遗迹

苏拉吉1919年出生于法国南部的罗德兹,幼时对家乡的巨型石柱深深着迷:那是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神秘巨柱。17岁时,苏拉吉的名字首次出现在罗德兹的弗纳耶博物馆中,但并不是因为艺术创作,而是因为他在一座史前墓葬旁发现了一批陶器碎片和箭头密藏。

苏拉吉的家乡附近有一座知名的罗马式修道院——圣斐德斯教堂。当一位老师嘲笑教堂中朴实无华的雕塑过于简单时,他感到义愤填膺。正是站在这座十一世纪的巨大筒形穹顶下,苏拉吉才萌生了艺术创作之心。1986年,艺术家有幸为圣斐德斯教堂设计新窗户,并制造出一种全新的不均匀半透明玻璃。

1940年出土的拉斯科洞穴壁画已有20,000年历史,而1994年重见天日的阿尔代什省肖维岩洞壁画则历史更为久远,对苏拉吉的艺术创作都产生重要影响。

如上图所示,艺术家采用的色调与在漆黑洞穴中绘画的古代画家一样,大部分为厚重饱和的红色、黑色和赭色。对苏拉吉而言,这种原始粗犷的创作远比精美模仿现实的古典艺术更加打动人心。

“我一直反对艺术进步这种愚蠢的概念。”苏拉吉表示,“人们由此相信艺术是从最初的犹豫摸索开始,随后才变得越来越有技巧,最终达成一种完美模拟现实的艺术崇拜。我必须要再三强调:艺术没有进步可言,技巧可以渐臻成熟,但你不会因此达到理想境界。拉斯科和肖维岩洞的画家从一开始起就创作出了顶尖的艺术作品。”


苏拉吉的创作始于姿态绘画

抽象表现主义风潮在纽约兴起,席卷全球后的衍生潮流包括日本的具体派,以及南韩的单色画。苏拉吉在早期作品中已经预示这一艺术运动的诞生,是全身心支持抽象表现主义的战后欧洲艺术家之一。

除了在家乡法国备受赞誉外,苏拉吉的声望亦远扬海外。“战后欧洲艺术在1950年代达到高峰,苏拉吉便是当中的领军人物。”独立策展人凯伦·T·巴特勒(Karen T. Butler)说道。“他的早期作品中可见其对物质和标记的兴趣,从其作品题目中亦可见一斑,包括了画作类型、尺寸,以及创作日期。它们并不具备象征意义。”

詹姆斯·约翰森·斯维尼(James Johnson Sweeney)在1950年代担任古根海姆博物馆馆长,是苏拉吉的早期支持者之一,他曾写道:“彼埃·苏拉吉的画作就如同一架巨大钢琴的和弦一样,双手同时弹奏,按下琴键并静止不动。”


漆黑如白雪

苏拉吉创作时从不遵循脑海中已有的图像,而是对面前的颜料做出回应,利用其黏性、半透明度和色彩直接创造出一种“标记”,观者看到的瞬间便可以理解作品。

“我的画作充满诗意,观者看到画面的形状和色彩后,无论投入怎样的情感,都可以在作品中找到共鸣。”艺术家解释道。“而对我来说,我作画的时候没有明确目的。”

苏拉吉常常忆起自己童年时在白纸上泼洒黑色墨水。他姐姐的朋友问他在画什么,听到他回答“白雪”之后乐不可支。

苏拉吉现在认为,他那时是在尝试令白纸在黑色墨水的衬托下,愈发显得雪白无瑕。这一敏感直觉可见于艺术家成熟时期的所有作品中。


苏拉吉与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

1957年,苏拉吉在国际艺坛上受到广泛关注,与山姆·弗朗西斯一同在东京国际展览上拔得头筹,亦于巴黎获得温莎奖。同年11月,苏拉吉首次前往纽约,在知名的库兹画廊举办个展。

彼埃·苏拉吉(1919年生),《绘画195 x 155公分,1957年2月7日》,1957年作。76 ¾ x 61 1/8吋(195 x 155公分)。2014年2月13日于佳士得伦敦售出,成交价3,666,500英镑。© Pierre Soulages, DACS 2019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热情接待了苏拉吉,当地许多艺术家亦对他表示热烈欢迎。他受邀参观了马克·罗斯科威廉·德·库宁罗伯特‧马泽维尔法兰兹‧克莱因等艺术家工作室。

马塞维尔对苏拉吉表示,美国人是唯一真正理解抽象表现主义的受众,对此苏拉吉回应道:“艺术应该被全世界所有人理解、热爱并分享……我相信在艺术中,能够凌驾于每一个体,乃至其文化背景之上的,只有其个人经历而已。”

尽管苏拉吉与马塞维尔和克莱因等艺术家结为好友,世人亦常将其与美国同辈画家相提并论,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艺术创作与美国艺术家有何相似之处。

1960年代获得广泛认可 

苏拉吉在大西洋两岸都深得艺术界敬意,于1960年代举办一系列著名展览。1966年,詹姆斯·约翰森·斯维尼在休斯顿美术馆为苏拉吉策划的回顾展拉开帷幕,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亦展出其作品。

上图作品于1967年面世,并于1968年在苏拉吉巡回展览中亮相,此次巡展在蒙特利尔当代艺术博物馆揭幕。

晚期作品——超越黑色

1979年4月,苏拉吉在创作中得到了改变其随后一生的启示。他当时正在南法赛特港的工作室内以黑色创作画幅。直到那时,艺术家都以这一与众不同的强烈色彩进行创作。

他对完成的画作不甚满意,第二天早晨醒来之后却有了不同看法。“我看到为画作注入意义的不再是黑色,而是光线在深色表面上的反射,”苏拉吉说道,“光线在颜料涂层上跳跃舞蹈,而在画布平面静止不动。一个全新的空间就此形成。”他最终将这一新空间命名为“超越黑色”。

“它们都代表了掩饰、存在,以及画作的重量,”莱维如此评价《超越黑色》系列画作。“而从某种程度上说,苏拉吉也是一位雕塑家。”

苏拉吉成功作品的创作过程并不总是顺畅无碍

1950年代,苏拉吉常将画布平铺于地上,在颜料尚未干透时,以抹刀刮去图层,显露出鲜活生动的色调层次。

直至今日,若是一幅画作并未达到预期,苏拉吉便将其烧毁。只有当他感到画面能与观者息息相通时才会继续创作,每一次落笔前都仔细思考,只为达成圆满完整的生动画面。

自12月11日起,苏拉吉过去七十余年来创作的最成功作品将于卢浮宫展出。这一大型回顾展题为「彼埃·苏拉吉:全方位」(Pierre Soulages from Every Angle)。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3月9日。

相关部门

相关拍品

相关拍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