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葛饰北斋的十大要点

葛饰北斋曾拥有最少30个名字,他向往老年,更是日本最享负盛名的艺术家。不少葛饰北斋作品都曾于佳士得亮相,在即将举行的香港拍卖中亦有拍品推出。以下让我们透过这些杰作,了解这位一代艺术大师。

video-main-880

葛饰北斋的确实出生年份不详

没有人知道葛饰北斋的确实出生日期,但普遍认为他生于1760年10月30日,即日本宝历10年9月23日。他的父亲相信是幕府将军的镜师中岛伊势,惟葛饰北斋并无资格继承父业,令部分艺术史学家推测其母亲可能是妾侍。

他自小已开始绘画

葛饰北斋儿时已开始创作,他在晚年时回忆道:「我由6岁起便喜欢描画四周的事物。」他的父亲善于造镜,也负责绘画镜边的精致图案,故相信对葛饰北斋的影响甚深。

葛饰北斋 (1760-1849) 《紫阳花与燕子》  约1831至1832年作 木刻版画,来自无题《大花》系列。横大判:10 ¼ x 14 ⅝ 吋(25.9 x 37.1 公分)。此拍品于2019年5月27日佳士得香港「浮世刻印:日本私人博物馆日本版画旧藏」拍卖呈献。

葛饰北斋 (1760-1849) 《紫阳花与燕子》  约1831至1832年作 木刻版画,来自无题《大花》系列。横大判:10 ¼ x 14 ⅝ 吋(25.9 x 37.1 公分)。此拍品于2019年5月27日佳士得香港「浮世刻印:日本私人博物馆日本版画旧藏」拍卖呈献。

他在14岁时成为木雕学徒

在十八世纪的日本,阅读木刻印刷的书籍开始成为流行的消闲活动。14岁的葛饰北斋跟随一位木雕工匠学艺,后来更拜入画家兼版画名家胜川春章的门下。

浮世绘是十七至十九世纪在日本盛行的艺术,而胜川春章则是浮世绘的名匠。浮世绘意指「绘画浮世的作品」,浮世绘画师以木刻版画描绘流行的题材,例如歌舞伎演员、相扑手、美女与风景名胜。

葛饰北斋曾使用超过30个名字

日本艺术家经常改名换姓,但葛饰北斋改名的次数远超过同期的画家,大约十年一次,有时候更采用非正式的艺名。

葛饰北斋原名时太郎,在1779年以第一位师傅所赐的名字「春郎」出版第一批版画。在他艺术生涯后期,他以「画狂老人卍」自居。葛饰北斋的各个名号往往与其创作风格的转变相关,后世亦以此分辨他的不同创作时期。

不过,他更改名号的次数却还不及搬家的次数,虽然他一直住在同一区,但曾住过的居所却有90多处。

葛饰北斋 (1760-1849) 《富岳三十六景 凯风快晴》(又名「赤富士」) 1831年末作 木刻版画,来自《富岳三十六景》系列。横大判:9 ⅞ x 14 ½ 吋(25.2 x 36.8  公分)。此拍品于2019年5月27日佳士得香港「浮世刻印:日本私人博物馆日本版画旧藏」拍卖呈献。

葛饰北斋 (1760-1849) 《富岳三十六景 凯风快晴》(又名「赤富士」) 1831年末作 木刻版画,来自《富岳三十六景》系列。横大判:9 ⅞ x 14 ½ 吋(25.2 x 36.8 公分)。此拍品于2019年5月27日佳士得香港「浮世刻印:日本私人博物馆日本版画旧藏」拍卖呈献。

他最有名的作品系列是《富岳三十六景》,当中包括他的代表作

在大约1830年,年近八旬的葛饰北斋处于事业的巅峰,当时他开始创作36幅描绘日本第一峰富士山的木刻版画,在日本民间传说中,富士山象征永生不朽。

他在数年后完成此版画系列,每幅作品都描绘出不同角度和天气下的富士山。在其中一幅版画中,游人环抱富士山脚的一棵大树,另有些作品则刻划工人在白雪盖顶的富士山下操作水磨,以及五百罗汉寺的参拜者从露台欣赏的富士山全景等。

后来,葛饰北斋又为此系列再增添10幅作品,令作品总数达46幅。数年后,他再完成续篇《富岳百景》

葛饰北斋 (1760-1849) 《富岳三十六景 神奈川冲浪里》  1831年末作 木刻版画,来自《富岳三十六景》系列。横大判:10 ¼ x 14 ⅞ 吋(26 x 37.7  公分)。此拍品于2019年5月27日佳士得香港「浮世刻印:日本私人博物馆日本版画旧藏」拍卖呈献。

葛饰北斋 (1760-1849) 《富岳三十六景 神奈川冲浪里》  1831年末作 木刻版画,来自《富岳三十六景》系列。横大判:10 ¼ x 14 ⅞ 吋(26 x 37.7 公分)。此拍品于2019年5月27日佳士得香港「浮世刻印:日本私人博物馆日本版画旧藏」拍卖呈献。

在《富岳三十六景》之中,最有名的作品为《凯风快晴》(又称「赤富士」)及其代表作《神奈川冲浪里》(上图),后者为举世闻名的日本艺术作品。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及吉维尼的莫奈故居均收藏有《神奈川冲浪里》版画。包括莫奈在内的多位十九世纪法国艺术家,以及艾德加‧德加(Edgar Degas)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Toulouse-Lautrec)等藏家均非常欣赏葛饰北斋的作品。

葛饰北斋擅长推广自己的作品

葛饰北斋从不抗拒在公众场合以创新方式创作大型作品。在1804年的一场东京节庆中,他以一把扫帚和一桶桶墨水即席绘画一幅长180米的达摩像。

在幕府将军德川家齐(1773-1841)府上举行的一场比赛中,葛饰北斋将一只鸡的双脚涂上红色,然后让鸡在画纸上的一抹弯曲蓝色笔触上奔走,成品俨如飘满红叶的立田川。这种创意手法令葛饰北斋胜出该项比赛。

他的幼女也是独当一面的艺术家

葛饰北斋与第一任妻子结婚10年,她在1790年代初逝世。他在1797年再婚,可惜第二任妻子不久后亦离世。尽管如此,葛饰北斋仍育有两子三女,而幼女葛饰应为也是独当一面的艺术家,以美人画作著称。

葛饰北斋被逐出胜川工作室

胜川春章在1793年离世时,葛饰北斋继续留在胜川的工作室,跟随胜川的首席弟子胜川春好。虽然当时日本人被禁止接触西方文化,但葛饰北斋仍深受偷运入境的法国及荷兰雕刻作品影响,开始探索其他画风。他的木刻版画作品开始加入西方作品所见的阴影、着色与透视技巧,革新了浮世绘的风格。

然而,春好在不久后便基于不明的原因,将葛饰北斋逐出胜川工作室。此事成为葛饰北斋艺术生涯的转捩点,他后来忆述:「春好为我带来的耻辱,是促使我创作出个人风格的真正推动力。」

葛饰北斋 (1760-1849) 《水浒传之花和尚鲁智深鲁达》。41½ x 16⅝ 吋(105.5 x 42.4 公分)。此拍品于2018年4月18日在佳士得纽约以432,500美元成交。

葛饰北斋 (1760-1849) 《水浒传之花和尚鲁智深鲁达》。41½ x 16⅝ 吋(105.5 x 42.4 公分)。此拍品于2018年4月18日在佳士得纽约以432,500美元成交。

他生平作品超过30,000幅

据说葛饰北斋创作时精力澎湃,由清晨创作至夜深。虽然他的工作室与大部分画作在1839年的一场大火中烧毁,但估计这位巨匠的作品超过30,000幅,当中包括油画、素描、木刻版画、春画与图画书。

葛饰北斋 (1760-1849) 《富岳三十六景 山下白雨》1831年末作 木刻版画,来自《富岳三十六景》系列。横大判:10 ¼ x 14 ⅞ 吋(26 x 37.7  公分)。此拍品于2019年5月27日佳士得香港「浮世刻印:日本私人博物馆日本版画旧藏」拍卖呈献。

葛饰北斋 (1760-1849) 《富岳三十六景 山下白雨》1831年末作 木刻版画,来自《富岳三十六景》系列。横大判:10 ¼ x 14 ⅞ 吋(26 x 37.7 公分)。此拍品于2019年5月27日佳士得香港「浮世刻印:日本私人博物馆日本版画旧藏」拍卖呈献。

收取佳士得Going Once电子杂志,精选所有Christies.com的热门文章,以及即将举行的拍卖及活动等最新资讯

他毋惧年华渐老

葛饰北斋一辈子都期待着老年的到来,他表示:「在我50岁时,已发表了大量作品,但70岁以前发表的作品根本不值一提。到了75岁,我才对自然、动植物、树木、雀鸟、鱼和昆虫稍有了解。年至80,我的作品才有真正的进步。到了90岁,我应该能体会生命的奥秘了。到了100岁,我该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艺术家,而到110岁,我所画的一点一线都会前所未见地充满生命力。」

然而葛饰北斋最终未能验证他的预言,在1849年5月10日撒手人寰,享年88岁。他在临终前感叹道:「如果上天多给我十年……再多五年也好,我便能成为真正的画家了。」

相关部门

相关拍品

相关拍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