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 DAQIAN (1899-1983)
游藝堂珍藏 (編號 641-643)
張大千

仕女

细节
張大千
仕女
水墨紙本 紙板鏡框 一九五三年作
26.5 x 24 cm. (10 3⁄8 x 9 ½ in.)
題識:癸巳(1953年)春月寫與靈琰世講。張大千爰。
鈐印:張爰私印
出版
《百川匯海:遊藝堂珍藏書畫集》,遊藝堂及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21,第34-35頁。
展览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百川匯海:遊藝堂珍藏書畫展”,2021年4月17-23日。

荣誉呈献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Vice President, Head of Department, Chinese Paintings

拍品专文

此作上款人為何靈琰女士(1923-?),其父乃中華民國陸軍中將、陸海空軍總司令副官長何競武(1894–1961)。何將軍與徐志摩於浙江海寧有同窗之誼,因此二人有密切友誼。
年幼時,何靈琰即被徐志摩及其第三任妻子陸小曼收為義女,疼愛有加。在何競武駐守南京期間,她曾居住於徐、陸夫婦上海家中。幾十年後,她在1972年12月出版的《大成雜誌》第32期上發表文章《我的義父母:徐志摩和陸小曼》,記錄了她童年時期在徐志摩家中的經歷,以及兩家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她與徐志摩和陸小曼共度的時光,促成了日後對藝術的熱愛,尤其是詩歌、繪畫、戲劇和文學。
何女士曾拜張大千、王己遷門下學畫,並鍾情於京戲。旅美後,曾於紐約參加白馬文藝社,並極力於海外推廣京劇票社,作出卓越貢獻。
此幅創作於1953年,當時張大千正處於從阿根廷遷往巴西的過渡時期。此作乃張大千盛年工筆白描仕女的傑作,形象描繪了一位側身沉思的年輕女士。她微微頷首,神情靜謐,雙眼秀麗溫婉,面龐圓潤豐盈。大千選用日本卡紙作畫,此卡紙不易吸水,因此水墨更易控制。通過巧妙運用不同層次的水墨,他精准勾勒出女子的五官輪廓、髮絲層次及服飾質感,未用一絲色彩,但人物形象畢現。
畫中女士佩戴簡約卻精緻的首飾與發簪,散發出優雅端莊的氣質。她端坐於飾有花卉的扶手椅上,與其所著傳統中式服飾形成微妙的對比。此作不僅是何靈琰與張大千深厚友誼的象徵,也體現了大千在藝術生涯巔峰時期對工筆繪畫的精湛掌控。

更多来自 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