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jpg?w=1)
.jpg?w=1)
.jpg?w=1)
齊如山家族收藏 (編號 601-608)
馮康矦、婁師白、趙樸初、王己千等諸家
雪泥鴻爪冊
细节
馮康矦、婁師白、趙樸初、王己千等諸家
雪泥鴻爪冊
水墨紙本/設色紙本 冊頁十四開 一九七八至一九八七年作
每開33.2 x 46.5 cm. (13 1⁄8 x 18 ¼ in.)
1. 馮康矦《書法》
釋文: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題識:李太白題黃鶴樓絕句。己未(1979年)長夏。寶善姚夫人屬。馮康矦時年七十又九。
鈐印:康矦
2. 趙樸初《書法》
釋文:東台頂,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騰雲海作舟浮,朝氣滿神州。題識:登五台山觀日出,調寄憶江南。寶善女史兩正。趙樸初。
鈐印:樸初
3. 婁師白《瓜瓞綿綿》
題識:寶善女史雅屬。辛酉(1981年)春師白作。
鈐印:師白
4. 王己千《山水》
題識:寶善女士屬。王己千。
鈐印:王季遷印
另有李文新(1931年生)、彭襲明(1908-2002)、邵宇(1919-1992)、萬一鵬(1917-1994)、溥杰(1907-1994)、邢寶莊(1940-2020)、郭怡踪(1940年生)、區二連、鄭成楊、許滌新(1906-1988)等諸家作十開,題識、鈐印不錄。
馮康矦題簽條(1901-1983):雪泥鴻爪。康矦僉。
鈐印:馮
雪泥鴻爪冊
水墨紙本/設色紙本 冊頁十四開 一九七八至一九八七年作
每開33.2 x 46.5 cm. (13 1⁄8 x 18 ¼ in.)
1. 馮康矦《書法》
釋文: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題識:李太白題黃鶴樓絕句。己未(1979年)長夏。寶善姚夫人屬。馮康矦時年七十又九。
鈐印:康矦
2. 趙樸初《書法》
釋文:東台頂,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騰雲海作舟浮,朝氣滿神州。題識:登五台山觀日出,調寄憶江南。寶善女史兩正。趙樸初。
鈐印:樸初
3. 婁師白《瓜瓞綿綿》
題識:寶善女史雅屬。辛酉(1981年)春師白作。
鈐印:師白
4. 王己千《山水》
題識:寶善女士屬。王己千。
鈐印:王季遷印
另有李文新(1931年生)、彭襲明(1908-2002)、邵宇(1919-1992)、萬一鵬(1917-1994)、溥杰(1907-1994)、邢寶莊(1940-2020)、郭怡踪(1940年生)、區二連、鄭成楊、許滌新(1906-1988)等諸家作十開,題識、鈐印不錄。
馮康矦題簽條(1901-1983):雪泥鴻爪。康矦僉。
鈐印:馮
来源
現藏家賀寶善直接得自畫家。
更多详情
此一批書畫作品來自齊如山(1877–1962)後人收藏。齊如山是中國劇作家、戲劇理論家、歷史學家,以推動傳統京劇的現代化而聞名,並曾是京劇四大名旦之首的梅蘭芳的重要推廣者。齊如山在藝術界十分活躍,與畫家齊白石交情深厚,齊白石常到齊如山在北京的四合院做客。
齊如山的後人,因自幼成長于文化氛圍濃厚的家庭,對藝術也產生深厚的興趣。齊氏的女兒曾師從徐悲鴻學習繪畫,而外孫女賀寶善則學習音樂,並跟隨馮康侯和顧青瑤學習繪畫,後來成為出版作家。此收藏中的部分作品,包括兩幅齊白石畫,均乃直接購自畫家本人:
“我婚後,先母向齊白石老先生替我及外子姚剛求了兩幅畫,一幅蝦,另一幅是小雞,才算開始有了自己的存畫。”
—賀寶善《思齊閣紀事》
齊如山的後人,因自幼成長于文化氛圍濃厚的家庭,對藝術也產生深厚的興趣。齊氏的女兒曾師從徐悲鴻學習繪畫,而外孫女賀寶善則學習音樂,並跟隨馮康侯和顧青瑤學習繪畫,後來成為出版作家。此收藏中的部分作品,包括兩幅齊白石畫,均乃直接購自畫家本人:
“我婚後,先母向齊白石老先生替我及外子姚剛求了兩幅畫,一幅蝦,另一幅是小雞,才算開始有了自己的存畫。”
—賀寶善《思齊閣紀事》
荣誉呈献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Vice President, Head of Department, Chinese Pain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