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次郎 (1936-1998)

站姿女子之影

成交價 港元 2,772,000
估價
港元 2,200,000 – 港元 4,200,000
估價不包括買家酬金。成交總額為下鎚價加以買家酬金及扣除可適用之費用。
Scroll to top
高松次郎 (1936-1998)

站姿女子之影

成交價 港元 2,772,000
成交價 港元 2,772,000
細節
高松次郎
高松次郎 (1936-1998)
站姿女子之影
油彩 木板
183 x 228 cm. (72 x 89 3⁄4 in.)
1966年作
款識:JIRO TAKAMATSU 1966 TOKYO JAPAN NO. 149 (畫背)
來源
東京 東京畫廊
布魯塞爾 New Smith畫廊
現藏者家屬得自上述來源,現藏者繼承自家族收藏

此作品已登記在高松次郎文獻庫,並將收錄於Yumiko Chiba Associates正籌備編纂的《高松次郎作品編年集》
出版
1966年《現代美術の新世代》展覽圖錄 東京 国立近代美術館出版(展品清單,無頁碼)
1966年《當代日本繪畫及雕塑之潮流》展覽圖錄 京都 国立近代美術館京都分館出版(展品清單,無頁碼)
2015年《高松次郎 :制作の軌跡》展覽圖錄 国立国際美術館 東京 水声社出版(圖版,第54圖,第42頁;提及,第197頁)
展覽
1966年1月21日 - 2月27日「現代美術の新世代」東京 国立近代美術館
1966年5月10日 - 6月5日「現代美術の動向」京都 国立近代美術館
拍場告示
Please note that a pair of red high-heeled shoes approved by The Estate of Jiro Takamatsu will be refilled as part of the artwork. A certificate of authenticity issued by The Estate of Jiro Takamatsu can be requested by the successful buyer.
作品將會配以一雙高松次郎基金會認可的紅色高跟鞋。買家可向高松次郎基金會申請作品保證書。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Senior Vice President,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拍品專文

高松次郎是日本現代藝壇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尤其活躍於上世紀50-60年代。彼時東京正從戰爭陰霾走出,逐漸成為世界藝術中心之一。高松次郎曾代表日本參加1968年威尼斯雙年展,後於1977年參加第六屆巴塞爾文獻展。作為一名先鋒藝術家,他不僅是當時日本的文化領袖,並為這一地區藝術的進一步發展作出卓越貢獻。《藝術家#149》是高松次郎「影」系列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這一系列自1964年問世起,貫穿了高松次郎此後的整個藝術生涯。

《藝術家 #149》中,四乘五的網格好似一面磚牆,真人大小的影子投射其上。高跟鞋的剪影、齊膝短裙包裹著纖細雙腿的輪廓,暗示這是一位女性的影子。雖然畫作只表現出立體人物在平面中的剪影,但我們能從影子的大小、清晰度推斷出此處有兩處光源——一處自女人背後,透過薄膜從下往上射出;另一處則位於女人右上方向下投射。高松次郎習慣先用真人模特影子的照片作為草圖,再用其巧妙的錯視技巧,將精緻的灰影生動地描繪與畫上。《藝術家 #149》正如《影》系列其他作品一樣,集結了藝術家對「在場」、「三維世界中的物質性」等觀念的拷問,畫作聚焦「不在場者」,挑戰觀畫者的感官極限。高松次郎曾說:「我嘗試在不觸及身體、物件的情況下,尋找它(影子)的實體。我盡量為觀眾提供最少的信息,把想象實體的權力賦予觀者。」

《藝術家 #149》作於1966年,這是高松次朗藝術生涯騰飛的重要年份。這一年,他在東京畫廊舉行首次個展「身份認同」,其中就有《影》系列的早期作品。同時,他的祖國日本也正經歷奇跡時代——兩年前,東京首次成功舉辦了奧運會,這也是戰後東京在世界舞台上的首次亮相,讓世界看見了它一洗戰爭陰霾的復蘇英姿。結合當時日本戰後的社會政治環境,觀者或許可以感覺到,高松次郎作品中的無名之影很可能正是他為紀念1945年廣島核災中消逝的人們所作。

此次「現實之影」系列收藏共呈現《藝術家 #149》(「晚間拍賣」)、《藝術家 #138》和《藝術家 #147》(「20世紀藝術日間拍賣」)三幅作品。作品均來自歐洲顯赫藏家,並一直為其所有,1980年代後再未面世。這三幅作品都是高松次郎極為精美、罕見的頂級作品,他們的來源顯赫,由著名的東京畫廊售出,更屬於這位藝術家最具盛名的系列作品。

高松次郎曾就讀於東京藝術大學(精於純藝術與音樂),但他更活躍於東京先鋒藝術運動,也在這一領域更為成功。他的作品取得了多個流派之間的平衡——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觀念藝術、極簡主義等。高松次郎也是藝術團體「Hi Red Center」的創始人之一,這是日本的「激浪派」藝術團體,與美國的瑟夫·博伊斯和阿蘭·卡普洛相呼應。Hi Red Center也在由李禹煥、關根伸夫等掀起的「物派」運動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高松次郎曾多次舉辦大型展覽,包括2014-2015年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里程碑式的回顧展。他的作品不僅收錄於重要藝術機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倫敦泰特美術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也為顯赫的私人藏家如Rachofsky Collection、達拉斯等所藏。

相關文章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 晚間拍賣